那是一個普通的周末,男同桌約我一起去他家寫作業。我想著反正也沒什么事情,就答應了他的邀請,想著也許可以借這個機會一起討論討論作業的難點。可是,事情的結果完全不如我所想的一樣。
男同桌的“善意”邀請
他告訴我家里有些空閑時間,覺得可以在他家寫作業更高效。剛開始,我并沒有多想。畢竟平時和他一起討論作業時,互相幫助還算愉快,雖然有時候他會搞笑,但總感覺不至于會有什么別的目的。于是,我就帶著筆記本和一些書本,去了他家。
一到他家,我就被帶入“陷阱”
剛進門,他的家看起來挺干凈,氛圍也不錯。我以為我們會一起坐下來做作業,甚至想象了一下能一起討論些難題的情景。然而,他卻帶我進了客廳,并給我準備了一個座位,告訴我可以開始做作業,但他似乎有其他事情要處理。看到他忙著打電話,我本能地覺得有些不對勁,但也沒多想,開始翻開了書本。
他突然提出的“建議”讓我錯愕
過了一會兒,他突然坐到我旁邊,開始跟我聊起了一些和作業無關的話題。開始我沒太在意,覺得也許他只是想要放松一下。可是,接著他又提議說,我們可以順便一起看個電影,放松一下,休息一會。顯然,他似乎不太想做作業,這讓我有點不滿。可是,還是因為有些關系不好直接拒絕他,只能勉強配合。
暗藏的目的
當時我以為他是真的想放松,但后來我才意識到,原來他就是想借此機會轉移注意力,玩些別的東西。幾分鐘后,他開始表現出更明確的興趣——似乎他并不打算再回到作業上了。為了不讓氣氛太尷尬,我勉強保持了鎮定,甚至陪他看了一部電影,但心里其實很不舒服。
結束后的反思
回到家后,我開始反思這件事情。雖然當時他并沒有強迫我做什么,但我還是覺得自己上當了。他一開始給我設下了一個寫作業的陷阱,等我去到他家后,才發現他并不是真的想做作業。事實上,很多時候,朋友之間的互動可能也會藏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動機。而我,作為一個朋友,也應該學會判斷自己的選擇是否真的合適。